我国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踏上回国之旅的第一天,就遭遇了南极冰区的“阻挠”。“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于3月10日上午告别中山站,在南极的普里兹湾里,沿着东经 75度30分一直向北航行,傍晚时分遭遇到大片冰区。海面上密密麻麻的“老冰”和“新冰”交织在一起,使“雪龙”号步履维艰,只能以四、五节的航速缓缓前行。艰难破冰至3月11日上午,“雪龙”号仅移动了几十海里,行动非常缓慢。
3月11日上午,随“雪龙船”回国的我所程晓博士与博士生虢建宏联系,请他组织所里的几位研究生搜索“雪龙船”所在海域的最新微波遥感数据,为“雪龙号”考察船找出一条出路。虢建宏会同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陈权和田维两位同学,结合程晓博士发来的“雪龙船”所在位置坐标,从网上下载了最近几日的AMSR冰情产品和ENVISAT GMM模式影像数据,对比后选取了质量最好、时间最近的数据,压缩后通过铱星邮件系统发送给在“雪龙船”的程晓博士。程晓博士收到压缩后的JPEG图件(无地理坐标信息)后,马上着手进行处理,利用所携带的精确配准的全南极卫星影像对ENVISAT GMM模式(1km分辨率)影像数据做了精确纠正,通过解译找出了一条冰情最好的路径。在此基础上,接入GPS,实现雪龙航行的实时动态监测,将此系统提供给了雪龙船沈权船长,沈权船长根据该航行动态系统选定了3个航行的关键拐点。根据我所选定的航线,3月12日中午12点,“雪龙”船驶出了浮冰区,进入开阔水域。
考察队领导和沈权船长向我所科研人员在关键时刻给予的帮助表示感谢,这也是卫星遥感技术切实服务于极地破冰船航行的典型范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