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连载四 四、推动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本着眼点是用新的发展思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奠定坚实基础。 1.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着力点。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打破能源、资源和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不断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确保我国经济运行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切实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我们要走的工业化道路,不是简单重复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而是从我国实际出发,汲取世界各国工业化的经验和教训,立足于当今时代经济科技发展的新水平,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条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我国进入工业化时,发达国家已开始了信息化建设进程,信息化是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在传统工业化模式下,虽然生产力获得较大发展,创造了巨大财富,但对资源环境不合理地开发和使用,也使发展付出了沉重代价。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不能走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而要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三是坚持城乡协调发展。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往往经历牺牲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阶段,而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则立足于城乡共同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互相促进、相互协调。四是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传统的工业化往往是用技术和资本代替劳动,而我国人口多、劳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