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城市交通、纳米技术、古生物研究……这些听上去尖端精深的科学问题,都是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首届“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学生们正在研究的课题。近日,中科院京区科协与三十五中举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中期汇报会,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们与中科院专家们侃侃而谈,说着自己对这些前沿课题的思考与理解。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班”由中国科学院京区科协与三十五中共同创办,于2011年9月启动首届课题开题。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国家天文台、声学所、心里所、自动化所等12个研究院所,为55名学生提供了15项科研课题,包括奥数学习对中学生数学学业成就和学习动机的影响、城市地铁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方案研究等,并为每个课题指定了导师。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未来发展选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共组成15个课题研究小组,正式和中科院专家一起开展科学创新研究。
本次汇报会上,学生们从容、自信的表现赢得了专家及与会领导的赞赏。“学生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许多科学知识和方法,更提升了科学素质,表现出很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三十五中校长朱建民表示,三十五中会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的精深,探索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争取建设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具有引领示范意义的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教育基地。
